亚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非洲
中国生态发展论坛于12月5日在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中展集团信息部负责现场签到与信息登录工作,通过自主研发的会议签到与微信墙等信息系统,有效提升了论坛的科技含量和用户体验。 会议签到系统分为四个部分:资料收集、现场报到、数据报告和会议门禁。资料收集除去以往传统的电话邀约、网页自助登记等手段外,还增加了...
2016年12月5日晚,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在雁栖酒店会见了前来出席中国生态发展论坛的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贸易投资和创新司贸易政策分析处处长米娅·米基克女士。双方就全球及中国经济贸易形势、中国绿色贸易的推广及未来、中国生态保护对贸易的影响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同时,王锦珍希望米娅·米基克女士能将更多更好的国际项目引入中国,中国贸促会愿为国内外企业搭建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副总裁王晓光参加会见。
2016年12月5日下午,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指导委员会闭门会议——生态环境改善技术与市场模式高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酒店举行。闭门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主持。会议确定成立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指导委员会,同时筹备建立生态发展基金。来自科技界、投融资界、环保界、电力行业的代表出席会议。作为会议承办方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总裁贺彩龙出席此次闭门会议。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生态发展论坛,将于2016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1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中国贸促会礼堂举行。中国贸促会办公室副主任蔡晨风主持此次新闻发布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总裁贺彩龙,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华堂在会上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副部长苏小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中国贸促会礼堂举行 “2016中国生态发展论坛”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集众智,聚众力,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找到精准发力点,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论坛以“共享•蓝天”为主题,汇聚、融合生态产业的各相关领域,打通行业全要素发展链条,为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期间将举行论坛高端顾问研讨会、主旨演讲、前沿创新科技推介会、政学商交流研讨会、商贸洽谈会等系列活动。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总裁贺彩龙在发布会上发言 环境保护部原总工程师万本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王志轩,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生态学家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贸易投资和创新司贸易政策分析处处长米娅•米基克,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区总干事卢思骋等50位知名专家学者、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工商界人士出席论坛,共同探讨大气环境治理与生态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享经验和前沿技术,解读未来行业发展及政策走向。论坛还有望推动建立包括学术机构、政府机构、工商企业以及国际组织人士的论坛智库,研究推动绿色发展领域技术、产业与人才的发展,创新绿色金融模式,成立生态发展基金,配合相关地方政府扶持引导创新技术的落地转化。 201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中国贸促会礼堂举行 本届论坛还将成立“生态发展长青基金”鼓励科研创新,推动绿色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协助高科技项目转化为生产力,支持环境友好型项目孵化。 发布会现场,记者提问 论坛期间,河北省有关负责人将到场宣讲《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助推河北绿色崛起》、《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新生态实践》等,同时还将举行多场以绿色贸易与“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分论坛,共同探讨“一带一路”给绿色贸易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附:答记者问 1.论坛的举办对于破解环保科技和项目落地难有什么作用?(中展集团总裁贺彩龙答) 首先我要解释环保科技和项目落地难的原因,也是一开始设计论坛活动的初心——在今年初,我们有幸结识了郝院士、贺院士这样的一线科研工作者,他们有着前沿的学术观点和技术知识。他们告诉我,我们国家并不缺少科研成果,然而,很多时候,国家大力扶持出来的优秀科技成果,价格成本上比不过一些企业杜撰出来的“冒牌货”,并不能真正用到实践中去,也就造成了真正改善环境、造福百姓的好项目不能落地生根,山寨环保项目屡见不鲜、群众怀疑政府环保部门办事能力的现象。 学者们还告诉我,环保的投入是巨大的,回报期却是漫长的。从各地方政府调结构、促改革的经济结构转型,到各生产企业的洁净排放,不仅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扶持,而且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显著成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优质生态项目的难产。 因此,贸促会、科协、清华三家主办方一起商讨举办全方位的环保行业活动,从学术、政策、实践、资金四个方面,为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推动理论研究、科技创新和贸易投资,并希望能在两三年之后,我们的活动平台可以覆盖到我们国家生态发展的各个领域,真正的把优质的项目带到社会实践中去,把青山绿水带回给人民。 我们今年的首届论坛,将会成立两个重要的机构——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指导委员会和生态发展长青基金。其中论坛指导委员会由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组成,将在指导未来我国生态领域行业技术发展方向、评定生态行业项目优劣等方面发挥作用;生态发展长青基金将由中外各大投资公司及环保企业携手成立,从资金方面助推科研创新,协助高科技项目落地,推动我国生态产业健康发展,带动绿色金融产业链形成。 2.论坛对于助推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破解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难题有何意义?(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张华堂答)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困扰着我国、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各个城市。 河北省是我国钢铁制造业的大省,化石能源消耗巨大,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服务河北省的经济转型,目前已经先后建设投入使用了廊坊固安中试孵化基地、廊坊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高科技项目孵化园区。具体到本次论坛,大会已经邀请到河北省商务厅副厅长兼河北省招商局局长安静女士在大会第三天宣讲《河北省招商及创新项目落地政策》,来自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的嘉宾还将介绍《固安高科技创新园区及高科技项目需求》等内容,积极宣介有关政策和项目需求。此外,刚刚的发布内容中介绍过,论坛即将成立指导委员会以及生态发展长青基金,这将为优质环保项目在河北以及整个京津冀地区落地提供技术层面以及资金层面的双重帮助。 3.贺克斌院士,您是我们国家大气治理方面顶尖的学术专家,从您这么多年身在治理一线的实际经验上来判断,目前在大气治理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什么努力?日后的挑战还有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答) 国家发布《大气十条》之后,工业生产企业开始大力治理自身的尾排,努力实现洁净排放。今年七月份,中国工程院发布了《大气十条》中期评估报告,从中期评估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地方政府通过立法立规、行政管理、科学技术和经济杠杆等多方面的手段,重点针对燃煤消费、机动车排放、工业污染和施工扬尘等污染源进行了综合治理,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总体上看,2013-2015年,《大气十条》各项措施显著降低了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次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量,减排效果十分显著。与此同时,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各污染要素浓度逐年下降,重度及严重污染天数降幅明显。 除了常规措施之外,重污染应急措施也能够显著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次PM2.5的排放,并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PM2.5的浓度。针对京津冀地区两次启动红色预警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次重污染应急使得北京市的PM2.5浓度分别下降了17%和20-25%。 我认为,主要措施执行效果的定量分析,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在今后的空气污染治理过程中,一方面应继续坚持推进贡献最大的主要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其他配套措施以及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以期取得最大的空气质量改善效益。 至于谈及未来治理的难点,有初步研究表明,O3和PM2.5的污染有较强的相关性。O3没有一次排放源,控制O3主要在于控制NOx和VOCs的排放;而削减PM2.5,除了控制NOx和VOCs的排放以外,还需要对SO2、烟粉尘、氨等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大气十条》突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对减少以上多种污染物排放均作出了具体部署,这既是有效控制PM2.5的减排措施,同时也控制了O3产生的主要前体物。但是,O3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控制难度很大。要改善O3质量,不仅要大幅削减NOx和VOCs排放量,而且还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协同减排。各地也因污染状况、产业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需要不同的减排比例,采取差异化的控制策略。近期我国O3污染显现,说明目前NOx与VOCs的控制力度不匹配。 因此,下一步工作中要狠抓《大气十条》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同时进一步研究O3的形成机理,以及NOx和VOCs的最佳协同减排比例,着重加强VOCs的控制和治理力度,对工业源、移动源、生活源等多污染源综合施策,确保改善PM2.5污染的同时,O3污染也同步得到遏制。
图为参加2016首届氢能源发展及应用国际峰会的部分嘉宾合影 11月13日,2016首届氢能源发展及应用国际峰会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峰会由中国投资协会、国家质检总局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发起和支持。中展集团北京华港展览有限公司作为协办方承担了此次会议的宣传、设计、接待以及部分运营工...
当地时间2016年10月31日上午,为期5天的第三十四届古巴哈瓦那国际贸易博览会在哈瓦那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古巴外资外贸部部长罗德里格斯•马尔米耶卡等古巴政府官员、中国驻古巴使馆政务参赞陈鲁宁、商务参赞马克强,以及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荷兰、加拿大等25个国家的参展代表约500人出席了开幕式。 古巴哈瓦纳国际贸易博览会开幕式 古巴哈瓦那国际贸易博览会是古巴唯一经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博览会,展会净展出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中国贸促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连续组织企业参展,为促进中古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和中国国际商会以展中展的形式举办了中国(古巴)制造展览会,展出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净面积1,266平方米,共有50余家企业参加了展出,包括普天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康佳集团、美的电器、中汽国际、中能华辰、中国汽车工业、三一重工等知名企业。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驻古巴使馆政务参赞陈鲁宁、商务参赞马克强在中国展团团长、中展集团总裁贺彩龙陪同下参观了中国馆。 陈鲁宁参赞、马克强参赞、贺彩龙总裁与上海吉利美嘉峰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合影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人员向贵宾们介绍了企业主导产品、技术水准以及在古巴的市场拓展情况,上海航天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了企业的太阳能组件。陈鲁宁参赞、马克强参赞还参观了上海吉利美嘉峰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展台,详细询问了企业的主体业务、产品结构、技术优势以及与古巴经贸界开展合作的情况。 上海航天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企业创新产品 中国馆的设计和施工工作由中展集团工程公司负责完成,今年无论是整体设计还是施工材料都比往年又有新的提升,更加突出了中国企业及其产品的形象,反映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和成就。中国贸促会展台上精美的高铁模型和图片、众多中国企业琳琅满目的实物展品,受到了古巴专业观众的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展品前观众云集。虽然哈瓦那气温高达30度,但是室外展场上,宇通客车的新车发布会依然吸引了大量的政商界人士。 中展集团和中国国际商会人员专业、细致的组织工作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参展企业的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将更多地参加贸促会在古巴和世界各地组织的展览会,展示企业产品和服务,让古巴和世界更多地方的人民更好地了解和享用“中国制造”、提高生产水平和生活品质。(稿源:古巴贸易展中国展团报道组)
2016年10月24日上午,中展集团贺彩龙总裁、沈阳市贸促分会赵凯会长及国资委刘延辉副主任在沈阳盛京文化艺术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确立了共同推进沈阳会展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 根据合作协议,三方将在沈阳共同成立中展集团控股的合资公司,利用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经济,着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战略举措与沈阳市委市政府对会展业高度重视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中展集团具有的场馆经营、境内组展、出国(境)展览、展览工程设计与施工、展会物流及其他配套服务等行业配套,产业联动的全产业链优势,加强与贸促分会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打造展会,先期将承办沈阳航空博览会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机器人展的相关工作;并带动当地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培养当地会展人才,推动地方展会提质增资,逐步提升沈阳会展业的专业化与国际化水平,为沈阳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助力。 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景辉签约仪式前会见了贺彩龙总裁一行,对中展集团到沈阳考察及与当地相关机构合作办展表示热烈欢迎,并出席了签约仪式。 近年来,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贸促会党组的重要工作部署,中展集团加强了与地方政府与贸促分支会合作,充分发挥贸促系统的整体合力,全面推动贸促会主办的境内展会持续发展;同时支持当地会展业发展,助力培育一批政府重视、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的品牌展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10月17日,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与集团公司共同主办、北京华港公司承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激光、光电子及光电显示产品展览会(ILOPE 2016)在老馆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周寿桓,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瑛等受邀参加展会开幕活动,集团公司姚瑞副总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祝贺。 ILOPE北京光电周自1992年创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1届,受到展商及国内外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本届展会展出规模约12000平方米,共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300余家知名企业参展,展出规模为历届之最。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搭建企业与院校之间合作交流的桥梁,促进光电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本届展会首次举办“京、津、冀光电专业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展示会”,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科技持续创新发展打造供需合作平台。 姚瑞副总裁介绍了北京光电展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北京光学学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展集团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北京光电周的举办,开拓视野,不断创新,将展览会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为我国光学光电子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开幕式后,姚瑞副总裁陪同周寿桓、许祖彦、顾瑛等院士与出席开幕式的有关领导共同参观了展会,了解光电技术创新及发展最新成果,调研展商对展会活动的意见与建议。 (供稿:北京华港 尹华欣 责编:秋木)
10月17日,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激光、光电子及光电显示产品展览会(ILOPE 2016)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静安庄)隆重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许祖彦、周寿桓、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瑛等受邀参加展会开幕活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副总裁姚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10月14日,首届金砖国家商品展进入第三天。上午,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总裁贺彩龙分别拜访了金砖国家商品展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的组展单位负责人。 巴西贸易及投资促进社Lyana Xavier De Azevedo女士、俄罗斯亚洲论坛CEO Mikhail Astakhov先生以及南非贸工部顾问Joseph Mokok先生分别与贺彩龙总裁进行了会谈并介绍了各自国家参展企业数量、企业类别、面积以及参展成效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对明年中国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后彼此在组展领域如何加强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10月13日下午,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与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部长Nirmala Sitharaman女士、南非贸工部长Rob Davies博士、巴西工业及外贸和服务部部长Marcos Pereira以及俄罗斯经贸部副部长Alexei likhachev 参观了首届金砖国家商品展中国馆。 中兴通讯公司人员向贵宾们介绍了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准以及在印度本土化的情况,华为印度公司负责人介绍了企业的创新产品。王受文副部长还听取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船务公司总经理梁岩峰对中远海运集团各业务板块发展状况的汇报并参观了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竟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圣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萧山管业有限公司以及易天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展台,详细询问了企业的主体业务、产品结构、价格定位以及在印度市场的销售情况。 中国展团团长、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总裁贺彩龙陪同金砖五国部长参观了中国馆,并向王受文副部长汇报了中国企业参展的整体情况。
首届中国生态发展论坛定于2016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2016年10月15日上午,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联合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公司以及中国生态发展论坛各组织方,在清新环境总部大楼成功举行了论坛启动仪式,清新环境作为2016中国生态发展论坛的赞助方与论坛组织方进行了签约。 出席活动仪式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根华,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华堂,清华河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凤桐,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副总裁姚瑞,中展集团北京华港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俊梅,中国生态发展论坛执委会主任白纯钰。 会上,清新环境总裁张根华先生首先代表活动赞助方发表了致辞,他表示十五年来,清新环境不忘初心,扎根环保事业,始终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至今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技术研发、项目投资、工程设计、核心装备制造、施工建设及运营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从事工业环保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本次对2016中国生态发展论坛的积极参与,也是清新环境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价值的体现。“随着企业十五年的成长壮大,清新的社会责任担当感也在不断加强.作为一家致力于绿色发展、清洁发展的企业,清新希望通过助力本次论坛,带动社会更多人士为中国生态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国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出一份力。” 承办方代表中国国际展览集团公司姚瑞副总裁介绍了中国生态发展论坛的基本信息,以及中展集团作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直属企业,通过自身业务带动高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实例。展望2017年,由中展集团直接承办的大型绿色环保主题类型展览峰会将会达到四场之多,先后为《中国生态发展论坛》、《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中国北京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暨氢能源博览会》以及《氢能源峰会》。这四场展览峰会,覆盖了从顶层设计到行业研讨,从传统能源绿色使用到新能源清洁利用推广的各个方面。展览业是创新技术普及和贸易拉动的宣传号,中展集团作为北方最大型的展览企业,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指导下,完全有必要、有能力帮助更多的新技术、前瞻学术获得行业的了解和认可。 致辞毕,双方在与会嘉宾以及十五家大型媒体的共同关注下交换签署了文件,同与会嘉宾合影留念,并在闪光灯的簇拥下举杯庆祝,让活动仪式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仪式现场,清新环境、中展集团、清华环境学院、清华河北院四方高层代表接受了现场媒体的采访。当被问及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改善等问题时,贺克斌院士表示,在政府持续高压关注各省份污染治理情况之后,中国的大气污染情况已经在某些方面得到了控制和改善。仔细分析近年间中国各省份污染排放的数据,并不难发现我们国家总体的各种大气污染指标均较前几年有了比较明显的下降,但是臭氧和VOCs气体却会成为未来比较主要的大气污染源,这两者会成为日后我们国家大气治理的又一重点领域。 清华河北发展研究院是有着清华大学技术背景,下属河北省的厅级单位。当被问及清华河北院将会为未来河北省带去的产业升级变革方向时,张华堂院长做出了答复。清华河北院目前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廊坊固安中试孵化基地均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未来的五年内,清华河北院将辅助河北省重点发展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35个国家级省级产业聚集区及示范基地,实施8个重大专项工程,力争将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作为河北省新的主导产业,这也有助于河北省自身供给侧改革目标的实现。 会后,清新环境高层负责人带领各方嘉宾及与会媒体参观了清新环境公司。过程中重点介绍了清新环境的远程诊断监控系统。据悉,该系统可全天候监测清新运营项目的环保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作业处理,保证了电厂环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据悉,近年来清新环境凭借领先的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和创新平台,已先后自主研发并获得各项核心技术专利近百项,包括高效脱硫技术、高效喷淋技术、高效除尘技术、活性焦干法烟气净化技术、褐煤制焦技术、SPC-3D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SPC烟气除水技术、废水零排放技术等一系列节能环保技术,并已经将这些技术成功应用于电力、冶金等多个行业的工业烟气的治理中,尤其近两年在电力超低排放市场更是取得了骄人的业绩。